【我為群眾辦實事】小小站點大變化 文明新風暖出行
為持續優化城市公共交通服務體系,切實提升市民出行的安全性、便捷性與舒適度,近日,我市公交 6 路線沿線 7 個公交站點的 “港灣式” 升級改造工程已全面竣工,并于 9 月 15 日正式投入運營。這一民生工程的落地,將為沿線居民帶來更優質的候車體驗,讓城市出行更具溫度。
此前,公交 6 路線途經的復州大道、絲寶路至袁市路段,部分公交站點采用傳統直線式停靠設計。這種設計存在明顯短板:公交車停靠時需占用主車道,與社會車輛混行現象突出。一方面導致道路通行效率大幅降低,早晚高峰時段常出現擁堵;另一方面,公交車與非機動車、行人的通行軌跡交叉,存在不小的安全隱患,成為沿線居民反映的民生痛點。
為解決這一問題,市公交公司主動牽頭,積極對接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聯合交通、市政等多部門成立專項工作組。工作組多次深入現場開展實地勘察,詳細記錄各站點的道路寬度、車流量、人流量等數據,結合市民出行需求反復研討方案,最終確定對該路段具備改造條件的 7 個站點實施 “港灣式” 升級,其中重點優化 4 個核心站點 —— 桂花臺路口(南北雙向)、奧星鳳凰城(南北雙向)、仙桃特校(南北雙向)、仙桃十中(北向)。
在改造施工過程中,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嚴格按照既定時間節點倒排工期、掛圖作戰,確保工程高效推進。施工團隊聚焦核心需求,通過在道路外側拓寬路面,打造出弧形專屬候車區域,使公交車停靠時可直接駛入“港灣”,徹底避免占用主車道;同時,同步更新完善站點標識標線,清晰劃分候車區、通行區,進一步提升站點使用的便捷性與規范性。
此次 “港灣式公交站” 升級改造成效顯著。一方面,有效分離了公交與社會車輛的通行空間,大幅降低了車輛刮擦、行人通行受阻等安全風險;另一方面,主車道通行效率顯著提升,早晚高峰時段該路段擁堵時長平均縮短 15 分鐘以上,切實惠及沿線多所學校、多個社區的數萬市民。
下一步,相關部門將建立長效跟蹤機制,持續關注站點使用情況,通過線上意見箱、現場走訪調研等方式廣泛收集市民反饋,針對候車設施完善、站點服務優化等方面不斷改進,推動城市公共交通體系提質升級,讓文明出行新風尚浸潤城市每個角落。(通訊員 劉雅靜)
(hai_xiantao)官方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