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紀委監委織密“三資”監督網守好“錢袋子”
原標題:市紀委監委織密“三資”監督網守好“錢袋子”
我市村集體經營性收益增長16%
道路兩側花香四溢,閑置桃園種菜養雞……初冬時節,彭場鎮夏新村處處生機勃勃。“今年村集體收入較去年增加14.2萬元。”村黨支部書記魏傳華喜笑顏開。
走進夏新村黨群服務中心,辦公樓前的財務公開欄格外醒目。土地承包款、垃圾清運費、治安經費等內容明細一目了然,收支金額、經辦人、證明人一清二楚。將集體資金、資產、資源情況公示給所有村民,是市紀委監委推動規范“三資”管理,強化基層監督的一項舉措。
此前,市紀委監委開展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突出問題專項整治,發現夏新村420畝集體魚池流轉價低于市場價格,20多年來一直以100元每畝流轉給18戶村民。
對此,該鎮紀委聯合財政、政法等部門組成工作專班,反復商議整改方案,并通過專班上門、包聯到戶,黨員帶頭、逐個攻堅,最終將流轉價格提升至300元每畝。同時,指導夏新村與大嶺村合作建立區域強村富民公司,盤活49畝閑置桃園種菜養雞,預計今年集體收入達22萬元。
集體增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3000米電纜改造、1800米魚池生產路硬化、老舊房屋改造、發展庭院經濟、門前通順河河道整治……夏新村的變化讓村民們幸福感倍增。
“今年以來,我們針對當前村集體資金保管不完善、信息公示不規范、集體經濟合同不規范等問題督促鎮黨委、政府建章立制,進一步健全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資產管理、財務公開、風險防控等機制,切實推動村集體‘三資’管得住、用得好,每一筆資金使用公開、透明,財務手續規范形成閉環管理。”彭場鎮紀委書記周磊磊介紹。
今年4月以來,市紀委監委超常規縱深推進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突出問題專項整治,查改治一體貫通,重拳整治損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切實維護群眾合法權益,為推進鄉村振興提供堅強保障。
圍繞“三資”管理領域重點對象、重點事項、重點環節,我市構建起由市紀委監委牽頭,財政、農業農村、民政等部門參與的工作格局,完善信息共享、線索移送、工作會商、力量協同、成果共享等機制,推動條線貫通、上下聯動、齊抓共管、整體推進。
一場“家底‘大清理’,問題‘大起底’,整改‘大包干’”行動在全市展開。市紀委監委發動群眾主動參與清產核資工作,推動“三資”清倉見底、公開透明,同時暢通渠道“收”線索,依托“信、訪、電、網、微”五位一體投訴舉報體系。截至目前,全市共起底各類問題747件,其中已推動整改687件,追繳資金1050.24萬元,給予黨紀政務處分118人。
用制度管長遠,以機制促規范。針對監督檢查、案件查辦中發現的廉政風險和制度漏洞,市紀委監委督促相關職能部門修訂完善《仙桃市農村集體“三資”管理辦法》,并完善村級債務管理、土地資源發包等相關配套機制,構建統一規范的制度體系,推動農村“三資”管理由“失范失管”向“規范有序”轉變。制度實施以來,全市土地經營權流轉更加規范,村集體資源利用率大幅提高,村集體經營性收益增長16%。(記者 黃蕓)
(hai_xiantao)官方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