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俊:努力打造全國黃鱔全產業鏈標桿
金秋大美仙桃,“鱔”迎八方賓朋。9月21日,2024年仙桃黃鱔消費季開幕。開幕式上,“仙桃黃鱔”品牌價值發布,認定2024年度“仙桃黃鱔”區域公用品牌價值為226.71億元,對比2023年度的172.25億元增長31.6%,刷新了全國同類產業一項新紀錄。
仙桃是“中國黃鱔之都”。 近30年來,仙桃人民憑借平原水鄉的資源環境和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開創了“池塘網箱養鱔、黃鱔人工繁育”的先河。今年,我市緊緊錨定“5510”工作目標,以落實“鱔七條”政策為抓手,以搭建“仙鱔鏈”平臺為牽引,聚焦“種養加銷安”全產業鏈發展,著力把“仙桃黃鱔”打造成全省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樣板產業”。目前全市繁育黃鱔苗種10.85億尾,養殖面積25萬畝,產量約10萬噸,占全國、全省比重分別達26.3%、52.6%,居全國第一;黃鱔年加工產能將達2萬噸,全產業鏈綜合產值達100億元,養殖畝均年純收入2萬多元。“種苗供全國、鱔品銷全球、價格定全業”的發展格局加快形成。
全國黃鱔看湖北,湖北黃鱔看仙桃。去年以來,我市搶抓黃鱔產業納入省級戰略歷史機遇,加快“種養加銷安”黃鱔全產業鏈一體化發展。我們要持續深化農業生態化、產業鏈延伸、品牌化運作與文化推廣,以“農業鏈、產業鏈、文化鏈、品牌鏈、科技鏈”賦能黃鱔產業,持續打造“仙桃黃鱔”這一全國特色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形成以第一產業為基礎的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黃鱔全產業鏈,努力將仙桃打造成全國黃鱔全產業鏈標桿。
首先,擴大苗種繁育產能至關重要。過去,鱔農們只能依靠野生苗養殖黃鱔,而野生苗種供應數量不穩定、質量良莠不齊、價格偏高、成活率低,成為阻礙黃鱔產業發展的最大瓶頸。從市場需求看,僅仙桃,每年鱔苗缺口極大。提高繁育量迫在眉睫,要采取對外與科研院所合作、對內加強項目資金扶持等方式,加快黃鱔苗種繁育科研攻關,提高苗種孵化率、存活率、開口率。其次,要持續推廣綠色養殖,以獎代補推廣稻蝦鱔生態養殖、浮床設施養殖、全自動化溫棚室內流水養殖、立體設施養殖等高效模式,促進養鱔技術不斷迭代升級。還要不斷延鏈補鏈強鏈,統籌協調初加工、精深加工與綜合利用加工的協同發展,全面提高鱔品附加值。最后,要品牌化營銷,提升核心價值。開幕式上發布的“仙桃黃鱔”區域公用品牌最新宣傳口號“沔水仙鱔 鱔行天下”以及LOGO、卡通形象和消費季打造的黃鱔消費新場景、新業態,都有利于擴大黃鱔品牌影響力。我們要持續大力挖掘黃鱔營養價值、藥用價值、飲食文化等,通過舉辦特色美食節、傳承民俗文化、創新農業體驗活動、廣泛開展科普宣傳等形式,讓更多人知道了解愛上黃鱔。
(hai_xiantao)官方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