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萬多服裝工人的“深夜食堂”——工業園“長”出夜市街
白天是年產休閑女褲1.1億條的火熱工業園,入夜化身霓虹璀璨的消費磁場。夜幕降臨,在毛嘴服裝產業園,鱗次櫛比的服裝廠房間,一條1000多米長的網紅街夜市在夏日黃昏中醒來。
“老板,來一只燒雞,外加鐵板蝦、涼拌毛豆、皮蛋豆腐、清炒藕片……”7月28日晚7時,街西口,“燒雞公”店迎來一天中最熱鬧的時候。
“80后”老板王金容熱情招呼,請客人落座,上茶。王金容從天門來,她早先在天門開餐館,做了10多年,后來聽當地服裝老板說,毛嘴廠多人多機會多,自家也有好多親戚在毛嘴做裁縫。于是,兩年多前來到毛嘴網紅街開店。
廠多人多,帶來更多謀生機會。毛嘴鎮聚焦各類服裝企業300多家,吸引2萬多名產業工人。日常吃穿用度,下班了下個館子、宵個夜,大量的產業工人生活所需,讓夜市街“應運而生”。
在日與夜的交織中,不長的夜市,承載著小鎮產業活力與人間煙火。開市5年多,每晚7時到次日凌晨,200多家攤檔魚貫而出,人流摩肩接踵,成為小鎮的活力地標。
“雪姐,多放山楂碎。”剛下夜班的伊炫服飾女工曉秦和幾個姐妹徑直來到“雪媚娘”攤前。入伏后,不少服裝企業按慣例“歇熱”,伊炫服飾仍“倔強”堅守。一杯香濃醇厚的奶茶,是忙碌一天的她們對自己最好的犒賞。
馬路演變的夜市,是工人們疲憊后的撫慰,也是無數普通人謀生的支點。
“仙五豬蹄”攤前,三三兩兩圍滿了人。攤主李偏戴著手套,麻溜地從菜盆中揀出筍子、腐竹、海帶、鴨頭、豬蹄,橫一刀、斜一刀,分裝入袋,稱重,計價,憨憨一笑說:“葷素搭配,共36元。”
29歲的李偏,從孝感嫁到仙桃10多年了。和老公踩過縫紉機,賣過燒烤,開過餐館、網店,在鄭場賈窯村老家蓋了房,買了車。今年春節時,聽人說毛嘴網紅街人氣旺、生意好,就四處學習鹵菜技藝,還請了師傅,盤了間工坊,擺起這家鹵菜攤。
剛開始,李偏和老公在街兩頭各守一個攤。后來,生意一天天好起來,索性邀上弟弟,聘來師傅,加了兩個攤。想吃“仙五豬蹄”的人,走幾步就能遇上。
夜深了,鹵香仍在彌漫,湯鍋還在咕嘟冒泡,攤棚里的談笑仍意猶未盡。幾個小時后,夜市的燈火漸次熄滅,物流車與人流重新涌入街道,煙火氣與機杼聲輪番登場,忙碌的一天再次啟程。(仙桃日報全媒記者 曉旦 通訊員 高樂)
(hai_xiantao)官方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