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公安廳在仙桃組建專班打擊新型網絡犯罪
11月18日,一家無紡布制品公司負責人從彭場派出所所長羅志軍手中接過98萬元支票,連聲道謝。
原來,該公司新入職的出納人員遭遇網絡詐騙,犯罪嫌疑人假冒公司領導要求其轉賬匯款。3小時后,公司發現被騙報警。彭場派出所迅速上報,市反詐中心啟動了緊急止付和快速凍結機制。
“若是從前,我們沒法做到這么快。”副市長、市公安局局長石偉介紹,今年9月,省公安廳打破層級、地域和警種界限,在全省范圍內抽調83名業務骨干,成立打擊整治“詐毒賭”犯罪仙桃集中攻堅專班,緊盯互聯網主戰場,運用互聯網思維,以快制快,破解人民群眾心頭之患。
今年8月底,仙桃警方接到一條舉報線索稱,有人假冒客服,以游戲皮膚為誘餌,盜走受害人微信賬號,倒賣給下家用于網絡電信詐騙。9月3日,警方在該出租屋內抓獲5名犯罪嫌疑人。然而,該案主要犯罪嫌疑人李某卻不知蹤跡。
隨著打擊整治“詐毒賭”犯罪集中攻堅專班成立,專家來了,資源有了,專班立即對李某活動信息深入研判,發現其在武漢實施犯罪。10月8日,專班集中收網,抓獲15名犯罪嫌疑人。隨后,專班研判組根據抓捕現場的反饋信息鎖定李某蹤跡,抓捕組及時配合行動,次日凌晨將李某抓獲,同時查獲4名吸毒人員。辦案民警鄒國華說,李某不僅涉嫌電信詐騙犯罪,還涉嫌毒品犯罪,是新型網絡犯罪的“典型代表”。
電信詐騙、網絡賭博、線上違禁品交易……信息化時代,“詐毒賭”犯罪以互聯網為媒介相互交織,呈現長鏈條、專業化、無邊界、非接觸等特點。專班充分利用各類警務資源,以團隊打團伙、以專業打職業,實現一體化作戰。
“專班重在整合資源,快破現發案件,對‘詐毒賭’犯罪進行全鏈條打擊,全力止付、凍結,及時為群眾挽回損失。”省公安廳打擊整治“詐毒賭”犯罪仙桃集中攻堅行動指揮部指揮長祝革鵬說。
截至目前,專班以仙桃為主陣地,帶動周邊、輻射全省,已破獲“詐毒賭”刑事案件563起,反詐預警2296人次,止付資金2600余萬元。涉詐案件破案數同比上升157%,發案數同比下降11%。
“專班將進一步磨快手中的‘刀’,總結情報研判、偵查打擊技戰法,形成一套快發現、快核查、快止付、快打擊、快深挖、快溯源、快追責的打擊新機制,為全省探索打擊整治‘詐毒賭’犯罪提供經驗。”祝革鵬介紹,仙桃正將實戰經驗運用到民生小案上,已通過數據導航快速抓獲涉毒盜竊、銷贓人員37人。(記者 尹立群 通訊員 黃煒 付水平)
(hai_xiantao)官方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