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書畫頌清風
原標題:廉政書畫頌清風
——“沔水清風·仙桃市清廉藝術作品展”現場見聞
“‘政在去私,私不去則公道亡。’對于黨員干部來說,私心乃百病之根。黨員干部遏制私心私欲,絕不是一件無足輕重的小事。”12月21日,全市清廉藝術作品展現場,在市書法家協會常務副主席劉賢斌的解說下,觀展者一同欣賞廉政書畫作品。
翰墨滌濁流,妙手蕩清風。當天,由市紀委監委機關、市文聯聯合舉辦的“沔水清風·仙桃市清廉藝術作品展”正式拉開帷幕。把學習課堂搬到清廉藝術作品展現場,觀展人員共同上了一堂廉潔教育課。
今年9月,市紀委監委機關、市文聯發出“征集令”,號召社會各界人士以“創清廉仙桃 樹新風正氣”為主題,積極創作清廉文學藝術作品。
幾個月內,全市民間藝術家們紛紛響應,通過書法、繪畫、剪紙和攝影等各種藝術作品謳歌清廉、鞭撻腐敗。本次展覽,共征集作品400余幅,經評委會嚴格評審,最終展出清廉藝術作品74件。
在山水畫作品《綠水青山》前,一行人久久駐足。“創作這幅作品,正是為了體現‘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整幅畫作采用青綠色做主色調,也蘊含著黨員干部‘清廉’本色的寓意。”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復州畫院副院長徐帆介紹。
劉賢斌的草書扇面作品也同樣引起眾人圍觀。“‘寫取一枝清瘦竹,秋風江上作魚竿。’講的正是鄭板橋歸里之時的兩袖清風,一貧如洗。這幅作品將線條的粗細、疏密、曲直、方圓等矛盾結合與解構,映射出人們面對矛盾沖突時的毅然抉擇。”他說。
廉潔文化與書畫藝術的碰撞,納書畫于清廉之旨,融教化于藝術之中。每到一處,大家都駐足認真觀看,逐字逐句解讀,在書香墨韻中感受清廉文藝作品的魅力,接受清廉文化的洗禮。
“欣賞藝術家們的書畫作品,不僅讓我深切體會到仙桃的能人輩出,更讓我從不一樣的角度認識了‘廉潔’的內涵。”市紀委監委信訪室干部彭思雨說。市紀委監委審理室副主任張重則認為,此次廉政書畫展緊扣清廉主題,不僅讓人在視覺上得以享受,更洗滌和凈化了思想。
近年來,在市紀委監委的指導下,市文聯和所屬各文藝家協會積極開展了多項清廉文藝活動,不斷擦亮“沔水清風”清廉文藝作品特色宣教品牌。
以清廉文化涵養清風正氣,今年以來,我市16家清廉文化建設責任單位橫縱結合打造“倡廉陣地”,全覆蓋、多形式、多角度唱響廉潔文化主旋律。眼下,依托清廉藝術作品傳播清廉文化,已成為我市特有的清廉文化景觀。(仙桃日報全記者 張曼)
(hai_xiantao)官方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