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专区精品,51精品在线观看,在线不卡日本v二区707,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日产

首頁 > 市外媒體看仙桃

農民日報:好水 好鱔 好生態——湖北省仙桃市黃鱔產業綠色轉型發展紀實

發布時間:2024年09月23日 來源:農民日報

  浮床設施養殖、稻蝦鱔生態養殖、溫棚室內流水養殖……在湖北省仙桃市,新穎多元的黃鱔養殖方式,正悄然改變著黃鱔產業的傳統面貌。2023年,仙桃黃鱔產量達8.04萬噸,占全國的22.66%,可以說全國每5條黃鱔就有1條產自仙桃,今年預計產量可達9.5萬噸,帶動鱔農實現畝均收入超2萬元。

  近年來,仙桃市始終秉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積極響應湖北省委關于“流域綜合治理推動四化同步發展”的戰略部署,將綠色生態與產業發展緊密結合,深入推動黃鱔產業的轉型升級。通過流域單元的系統治理和水資源的優化利用,仙桃黃鱔養殖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有機統一,為黃鱔產業的可持續發展開辟了新路徑。

模式創新:綠色養殖重塑產業生態

  在剅河鎮千橋村,祥宇種養專業合作社稻蝦鱔生態養殖基地內,金黃的水稻隨風輕擺,散發著陣陣誘人的稻香,偶爾可見幾只白鷺悠然自得地穿梭其間,或低頭覓食,或振翅高飛,增添了幾分生動與和諧。這里,2萬畝晚稻即將迎來收割季。

  “一年下來,每畝田大概有黃鱔40斤、小龍蝦250斤、水稻1300斤,一畝產值近萬元。”合作社理事長陳樹告訴記者,黃鱔吃小龍蝦,合理控制蝦鱔比例能使小龍蝦密度自然減少,蝦的品質可以提高一到兩個等級,售價也能提高30%左右;稻蝦的糞便又能為水稻生長提供肥料,改善農田生態,提高水稻品質,每斤可高出市場價格約0.3元?!暗咎镏械狞S鱔從第3年開始就可自繁自養,成本更低,能比傳統的稻蝦模式畝均再增收1000元以上。”陳樹說。

  一水三用,一田三獲。隨著黃鱔與小龍蝦的加入,傳統稻田轉變為生態共融的綠色田園,真正實現了經濟與生態的雙贏。在農業農村部行業專項(黃鱔項目)首席專家楊代勤指導下,2022年祥宇種養專業合作社開始推廣稻蝦鱔綠色生態養殖模式,實行無抗養殖、不打農藥的種養理念,力爭做到“無公害、綠色、有機”的食品標準。預計到2025年,稻蝦鱔綜合種養面積可達20萬畝。

  隨著仙桃小流域綜合治理工作的持續深入,黃鱔養殖創新突破不斷,生態綠色養殖模式日益成為主流趨勢。與剅河鎮千橋村不同,張溝鎮西堤村的黃鱔綠色養殖則特別注重水質的調控與保護。望向魚塘,一口口網箱呈“井”字型布局,每口網箱周邊都安裝了藍色的浮筒,讓網箱漂浮在水面。這是宏茂水產集團打造的浮床式生態黃鱔養殖技術。

  “雨季水位過高時,浮桶能抬高網箱高度,防止黃鱔淹死、逃走;高溫時安裝遮陽網,降低網箱和水體溫度,為黃鱔創造舒適的環境?!焙昝a集團技術總監高立明說,公司將沿海地區的浮床養殖技術與仙桃本土網箱養鱔技術有機結合,為黃鱔打造一張可移動、可升降的浮床,而且在養殖過程中使用培藻、培菌方式改善水質。

  宏茂水產集團采取“公司+基地+銀行+農戶”的運營模式,吸納養殖戶加入浮床生態養殖示范區,公司提供魚塘、魚苗、飼料、技術、收購等服務,農戶只需負責喂養。西堤村黃鱔養殖戶田紅良承包了25畝,預計今年黃鱔單口網箱產量高達110斤?!拔业木W箱起魚后能有110斤左右,比其它網箱養殖超過20斤左右,收入能增加大約700元?!碧锛t良說。

  養魚即養水,好水養好魚。在長江十年禁漁政策和流域綜合治理持續推進的背景下,長江流域的生態環境得到了顯著改善。陳場鎮的鱔農們親眼見證了水質改善帶來的漁業資源恢復?!敖衲辏覀儚暮钡男⒏?、潛江,還有安徽等地,收購了40多萬斤野生鱔苗。”文輝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陳朝輝表示。

  近年來,仙桃堅持“養鱔先治水”,把流域單元系統治理作為壯大黃鱔產業的基礎性工程,積極爭取中央漁業發展補助資金3900萬元,推進23721畝黃鱔池塘集中連片標準化改造和尾水治理項目建設,以優良水質保障黃鱔品質。

品質引領:標準把控鑄就品牌價值

  每年7月到10月,黃鱔市場都會迎來一年中最繁忙的時節。張溝鎮先鋒村的黃鱔交易市場,天還不亮便已人聲鼎沸。來自全國各地的鱔魚批發商聚集于此,穿行在一排排塑料箱之間,仔細挑選肥美鮮活的黃鱔,好不熱鬧。

  20多年來,黃鱔交易市場已經是全國最大的黃鱔原產地交易市場,由國家發改委編制的中價·仙桃黃鱔價格指數(EPI)從這里發布,成為全國黃鱔價格的“風向標”。先鋒村黨支部書記朱傳寶介紹:“我們這個市場雖然只有40畝,但年交易額已超過6億元,高峰時每天有超過20萬公斤的黃鱔從這里發往全國各地?!?/p>

  小小村子里的交易市場,緣何引領全國黃鱔價格走勢?秘訣在于“質優”。

  黃鱔交易市場專門設立了藥殘檢測室,對每一批入市的黃鱔進行嚴格檢測,嚴把交易的首道“質量關卡”。“藥殘合格才能進入市場,一旦發現超標情況立即攔停并向市場監督管理部門上報,確保消費者吃上放心鱔?!敝靷鲗氄f。

  依托黃鱔質量安全追溯平臺,仙桃市推行檢測報告加承諾達標合格證“雙證上市”,實現黃鱔全過程質量可追溯。消費者掃一掃二維碼,便可看到黃鱔從原產地到餐桌的全過程。

  大數據與黃鱔產業的跨界融合,讓可視化、集成化、智能化養殖成為現實。通過仙桃市黃鱔農產品供應鏈平臺,全市10.6萬畝養殖面積、210萬口養殖網箱、近200家企業以及2.7萬從業人員信息被納入數字化管理。

  伴隨《黃鱔池塘網箱養殖質量控制技術規范》《黃鱔病害防治技術規程》《活體黃鱔分級標準》等規范標準的實施,鱔苗入池、飼料投喂、用藥安全、尾水處理等均實現了標準化管理,不斷推進產業向綠而行、向新而進。

  2023年8月,湖北出臺《省委農辦關于支持黃鱔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簡稱“鱔七條”),“仙桃黃鱔”被認定為湖北省區域公用品牌。據了解,預計今年“仙桃黃鱔”的品牌價值將突破200億元。

  作為湖北省的一張特色美食名片,小小黃鱔不僅承載著仙桃文化的精髓,更以其獨特的口感和豐富的營養價值,成為了餐桌上的一道亮麗風景。

  粉蒸鱔魚、紅燒黃鱔、爆炒鱔絲、蛋絲鱔魚湯……一道道由黃鱔烹飪而成的精美菜肴,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近年來,每逢節假日,更是有不少游客專程前往仙桃嘗鮮。“沒想到黃鱔可以做出這么多菜,讓我們信心大增。”養殖戶彭麗平欣喜不已,黃鱔菜品多、味道好,能吸引更多的食客,銷量也會水漲船高。

  在仙桃,黃鱔早已超越了傳統餐廳美食的界限,正在以即食零食、預制菜等新形態出現在市場上,讓味蕾享受跨越時空限制。藤椒鱔片、鱔魚粉絲、粉蒸鱔魚……走進湖北允泰坊食品有限公司,各式各樣的鱔魚制品琳瑯滿目。

  “鱔魚好吃,但鱔魚體表遍布黏液且不易捕撈,處理起來很麻煩。”湖北允泰坊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楊克勤說。2020年,他找準了黃鱔深加工的切口,研發出幾種多功能鱔魚清洗宰殺全自動機器,并通過液氮鎖鮮技術留住了黃鱔原有鮮度和口感,深受市場歡迎。為了讓仙桃黃鱔“游”得更遠,楊克勤還積極同科研院校合作,將黃鱔“吃干榨凈”,不斷延長黃鱔加工產業鏈條。

  “很多產品都被武漢、長沙等大城市的生鮮超市和餐飲店提前訂購了?!睏羁饲诒硎?,目前,研發團隊研制出了近20個黃鱔深加工產品,部分產品還漂洋過海,出口到美國、新西蘭等國家,年銷售額達1億元。

要素支撐:政策金融共促轉型升級

  “這120萬元流動資金,幫了我大忙!”先鋒村養殖大戶熊啟紅說。去年底,由于資金短缺,熊啟紅的養殖事業一度陷入困境。關鍵時刻,仙桃農業銀行及時為他量身定制了“惠農e貸”金融支持方案,僅3天時間就發放了貸款,解了燃眉之急。

  熊啟紅的故事并非個例,隨著黃鱔產業的蓬勃壯大,金融支持成了推動其發展的關鍵引擎,多樣化的金融產品和精準的服務策略,有效緩解了鱔農資金難題,幫助黃鱔養殖實現規模化、專業化的轉型升級。

  “如果有鱔農缺乏擴大生產規模的資金,還能用交易數據做背書貸款,最高能有300萬元?!敝靷鲗毥榻B,2021年上線的智慧交易結算系統徹底革新了先鋒黃鱔貿易市場的運作模式。

  以往,市場依賴手工稱重、手寫憑證和繁瑣的手工記賬,不僅效率低下且容易出錯,還伴隨著做假賬、冒領的風險?,F在,不僅交易中手工賬務處理的“痛點”得以解決,每日的交易數據還能實時、準確地反映在電腦上。基于這些數據,交易市場推出了背書貸款服務,免費為符合條件的養殖戶提供最高300萬元的貸款額度支持,有效緩解了養殖戶的資金壓力。

  2023年,仙桃市金融機構為黃鱔產業鏈累計投放貸款15.33億元,為產業注入強勁的資金動力,先鋒村的養鱔規模也從2018年的不到3000畝擴充到現在的7500畝。

  在資金保障之外,仙桃市還著眼于產業發展長遠布局,2021年起,進一步明確了黃鱔產業發展目標、重點任務和具體措施,謀劃黃鱔產業示范帶、張溝黃鱔全國農業產業強鎮、西流河稻鱔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一帶一鎮一園”黃鱔產業核心示范區建設,并從全產業鏈條出發,多措并舉推動黃鱔產業高質量發展。

  2023年9月,湖北黃鱔產業集團投資1億元,致力于打造全國最大的工廠化、規?;缰行?,為黃鱔規?;B殖奠定基礎。同時,《仙桃市黃鱔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簡稱“鱔22條”)的出臺,進一步細化了對黃鱔養殖的扶持措施,在養殖方面對符合要求的新增網箱每口獎勵10元、稻蝦鱔連片種養100畝每畝獎勵300元,精準對接了養殖戶的實際需求。

  在張溝鎮三同村,“小塘并大塘”工作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連片整齊的黃鱔養殖池取代了往日的零散小坑塘,“過去,張家3畝、李家4畝,有的種藕、有的喂魚,基本是靠天收?!比妩h支部書記張峰說,原來的空閑塘、低效塘被打造成10畝、20畝不等的標準化養殖基地,新增黃鱔養殖面積50多畝。

  截至今年8月,仙桃新增2萬畝網箱專養、4萬畝綜合種養面積,全年黃鱔網箱養殖面積15.1萬畝、綜合種養面積10.1萬畝。

  在繁育能力提升、產業鏈條升級的新階段,人才成為未來支撐黃鱔產業發展的核心要素之一?!叭f名鱔農”培訓計劃的實施,每年能培育繁養能手和產業工人約3300人。彭建國是西流河鎮華嚴閣村的村民,有著十多年黃鱔養殖經驗,由于野生鱔苗高損耗與養殖高投入的雙重壓力,2023年,他把家中魚塘流轉,納入“小塘并大塘”的整合中,加入了湖北黃鱔產業集團,在科研團隊的指導下,逐漸從一名傳統鱔農成長為精通黃鱔育苗的產業工人,成了遠近聞名的技術能手。

  “仙桃黃鱔將聚焦‘種、養、加、銷、安’一體化發展,今年黃鱔苗種繁育達到10億尾,年加工產能提升到2萬噸,全產業鏈產值突破100億元。”仙桃市委書記孫道軍表示。(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孫眉 趙博文)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仙桃網(cnxiantao)、嗨仙桃
(hai_xiantao)官方微信。

新聞圖片

新聞排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红桥区| 漳平市| 阿荣旗| 广平县| 炎陵县| 商水县| 惠东县| 荆州市| 青阳县| 崇礼县| 平果县| 砀山县| 镇远县| 郁南县| 土默特左旗| 柳州市| 阿拉善左旗| 临江市| 罗城| 洞头县| 阜新| 泊头市| 随州市| 启东市| 洪泽县| 安乡县| 买车| 南皮县| 河东区| 宜丰县| 郓城县| 廉江市| 凌云县| 蓬安县| 沂水县| 安义县| 黄山市| 云林县| 彝良县| 金乡县| 稷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