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華龍:34歲犧牲的中共沔陽特支首任書記
頂著烈日,記者來到沙湖鎮彭臺村,只見紅軍壩紀念碑碑頂的五角星熠熠生輝。長眠于此的中共沔陽抗日特支書記金華龍,讓我們肅然起敬。
金華龍,又名少山,1904年出生。他是彭場鎮金家灣人(現為迎祥垸村),出生于一個貧農家庭,1926年參加農民運動,192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0年8月參加紅軍,1935年隨賀龍參加長征,1937年春選調到延安抗日軍政大學學習,結業后調任八路軍一二〇師正團職糧秣科科長。
第四次反“圍剿”失敗后,由于國民黨反動當局的殘酷屠殺與鎮壓,沔陽的中共組織遭到嚴重破壞。
1937年9月,中央組織部電令一二〇師派干部回洪湖地區調查黨組織情況,師長賀龍、政委關向應決定派金華龍等5人執行這一任務,金華龍等從晉西繞道西安,步行月余抵延安,直接聽取中共中央組織部部長李富春的指示,旋即奉命趕往武漢,受到董必武的親切接見。省工委安排金華龍回沔陽重建中共組織。
11月,金華龍返回沔陽,按照中共湖北省委的要求,著手恢復黨的組織。他首先與雷澤民、向秋舫等人接上了關系。經過一段時間的考察,為雷澤民、向秋舫、朱同科、汪文翰、葛聘山等20人恢復了黨籍。此時,全縣有黨員30余人。
1938年3月初,金華龍帶領葛聘山、汪文翰、朱同科、雷澤民到武漢向董必武和省委匯報黨員清理情況。經省委批準,決定建立直屬省委領導的中共沔陽縣特別支部委員會,金華龍任書記,葛聘山任組織委員,汪文翰任宣傳委員,朱同科、雷澤民為委員。
3月底,中共沔陽縣特別支部委員會在鄭道湖(洪湖市萬全鎮)秘密召開為期5天的黨員大會,20余名黨員代表參加會議。會議宣布重建沔西的排湖、沔南的鄭道湖、沔北的何場、沔東的柳溝4個基層黨支部。會后成立戰時鄉村促進會,作為公開的統一戰線組織,開展抗日宣傳活動。在金華龍為首的特支領導下,各地抗日群眾組織相繼建立,全縣出現了抗日救亡的新局面。
8月,共產黨員朱同科被國民黨沔陽縣義勇隊隊長鄭海東殺害。金華龍立即赴漢向省委匯報情況,回沔陽后,他仍然全力開展抗日宣傳活動。
9月22日下午,金華龍在家中聽取柳溝支部書記胡葛珍的工作匯報。當晚,鄭海東帶領30多人,從彭場坐船到金家灣,將金華龍的住處包圍,然后撞門而入,捉住金華龍,并翻箱倒柜地搜查。金華龍憤怒地抗議:“我是八路軍戰士,為抗日救亡而努力工作犯了什么法?你們為什么亂抓人?”但鄭海東不予理睬,令部屬將金華龍帶走。行至朱同科就義處時,金華龍被鄭海東一槍擊倒在地,壯烈犧牲,年僅34歲。
金華龍遇難的消息傳到武漢后,中共湖北省委書記郭述申主持召開追悼大會,號召共產黨員和愛國青年學習金華龍為抗日救亡運動而獻身的革命精神。朱同科、金華龍被殺事件引起中共《新華日報》的關注。該報在9月28日發表題為《克服困難,搶救武漢》的社論,指出:“某些地方政治的黑暗和反動,沒有受到必要的制裁,如最近沔陽縣屠殺共產黨員的事件不斷發生……”
金華龍被殺后,國民黨沔陽縣政府在全縣搜捕共產黨人,白色恐怖再次籠罩沔陽。為了保存力量,沔陽中共組織暫時停止活動,各地共產黨員先后隱蔽,自發地開展地下抗日活動。(本文資料來源于市檔案館和市老促會)(仙桃日報全媒記者 周彬 實習生李燁茜)
(hai_xiantao)官方微信。
